宁小安AI辟谣助手(测试)

>>您当前的位置: 科普真相
网红谎称癌症病人背后:都是流量惹的病?
2023-04-03 10:05:49   来源:成都商报

  3月30日,微博名为“金洋Jyan”的博主发布一段“为什么会被确诊肝癌”的视频后,引发网友关注。但该视频内容并非该博主真实遭遇,“本期内容纯属虚构”的字样被其放在整个视频的最后并一闪而过,造成很多人误解。

  随后,相关平台对该博主进行了禁言及暂停广告收益等处罚。但该视频下架前已播放至少2000多万次,其“通过消费癌症病人话题博取流量”的做法,遭到很多网友质疑。有律师表示,此类做法是为了追求“流量经济”带来的关注或者收益。“平台除了对博主进行禁言等处理外,还建议对此类博主背后的孵化、管理机构进行相应的处罚。”

011.jpg

网络图片

  网红博主 拍视频称自己患肝癌

  3月30日,“金洋Jyan”发布了一段时长近8分钟的视频。他讲述了自己“体检时被查出肝癌”“医生跟我说治愈的几率不大”等信息。视频中,他还多次表示,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25岁就得了肝癌。

  “金洋Jyan”作为一个拥有550余万粉丝的博主,视频发布后,播放量迅速攀升,在3月30日下午超过2000万次,很多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表示“希望这不是真的”“一定要好好治疗”。

  记者注意到,“金洋Jyan”在视频后半段曾表示进行了复查,并拿到了复查结果。不过,很多细心的网友在视频的最后,注意到一个一闪而过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金洋Jyan”表示“本期视频内容纯属虚构”,而这句话在整个画面中并不起眼,被夹在5行字之中。除此之外,整个视频中再也没有出现“纯属虚构”的字样。

  有网友表示,整个视频拍摄的内容,会造成观看者认为其本人确实被查出患有肝癌的误解。这样的视频会严重伤害癌症患者和癌症患者家属的感情。

  3月30日下午,“金洋Jyan”删除了上述视频,并发布致歉声明。其声明表示:“我为了让这期视频能给大家敲响重视自己身体的警钟,才想着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呈现出来。”“视频最后才告知大家视频是虚构的是我创作上的疏忽,对不起大家,我知道错了。”

  3月31日上午,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用户“金洋Jyan”发布描述自己确诊癌症后心情的演绎视频,未在视频明显位置标注内容为“虚构”或“演绎”,仅在视频结尾出现“本期内容纯属虚构”的说明,导致部分网友误解为真实事件,进而引发舆情讨论。站方依据相关规定,对用户金“洋Jyan”予以阶段禁言、禁止被关注以及暂停广告收益的处罚。

  MCN机构为博主打造故事脚本

  不同于“金洋Jyan”在不显眼的地方标注“内容纯属虚构”,此前曾有一些平台博主直接装病“卖惨”以获取收益。

  据浙江宁波警方去年11月通报,一张姓男子在抖音编造病情“卖惨”,开直播接受打赏并带货。在其被举报查实时已非法牟利5万余元,而该张姓男子为自己辩解“我从未说我得过癌症,我只是相思病晚期”。

  2021年上半年,b站一博主陆续发自己的“吐血照”,骗捐超4万元,最后账号被平台封禁。此外,此前小红书等平台出现过“病媛”,谎称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借此向网友带货疤痕修复贴、保健品等产品。

  一家MCN机构(帮助签约达人进行内容持续输出和变现的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各类主播、带货博主竞争很激烈。“有流量才会有收入,因此在和一些企业合作时,如果企业同意,就会做一些故事脚本的创作,拍一些虚构的内容,其中很多就是通过‘卖惨’来吸引眼球。为了避免被追责,也会在直播或者视频中标注出‘虚构’字样,但是很模糊,或者标注在不起眼的地方。”

  “卖惨”造假视频如何杜绝?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上回应短视频生态治理问题时指出,“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是此次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许多网红博主为了博流量,牺牲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把“本内容纯属虚构”的声明放在视频最后两秒钟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导致绝大多数人产生误解,造成了很大范围的影响,欺骗了公众的感情。

  付建表示,我国多部法律法规都强调网上发布的短视频等信息应当遵守公序良俗、秉持诚信原则。其中,短视频摆拍,欺骗公众感情博流量属于不良信息,严重的可能涉嫌违法。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可以采取警示整改、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封号等措施,抵制此不良视频的传播。

  陕西德尊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灏律师告诉记者,如果网红在视频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钱财,数额达到立案标准的话,应该是涉嫌诈骗罪。如果网红只是以吸引眼球、获取关注、骗取流量为目的,虚构事实拍摄视频的话,属于道德评价范畴,应当由视频平台或监管机构进行处理。“最近网信办在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我相信通过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监管,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

  3月30日,抖音发布公告称,如作品因未对外注明系“演绎”或“虚构”,致使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产生误解,成为“不实信息”,平台将从严处置,视情节对发布账号给予全面禁言30天至无限期封禁等处罚。

  3月31日,快手科技发布消息称,对假冒仿冒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机构、舆情事件当事人引流涨粉的行为,实施粉丝清零、粉丝抹除、限制粉丝增长等处罚措施。

  专家:把责任关联到MCN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根源在于“流量经济”诱惑。“他们用这种方式获得同情,同情可以转化成流量,流量可以转化成关注度,最后转化成商业利益。”

  对此次平台采取的相关措施,朱巍表示赞同,但他同时提醒,要考虑此类博主前台账号被封禁,后台使用者或注册人是不是也要纳入“黑名单”。要不然他摇身一变,可能又在别的地方开号。此外要关注网红背后的MCN机构,也就是相关资源管理团队,这样的账号一般背后都有MCN机构支持管理,要把责任关联到MCN机构以及此类MCN其他相关的账号上。

  “MCN现在孵化了好多类似这样的账号,各种虚假人设很多都是背后的MCN搞的创意和推荐,也是MCN给这种账号推的流量。” 朱巍说。(据《成都商报》)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