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安AI辟谣助手(测试)

>>您当前的位置: 科普真相
弹簧螺钉花生米竹签……
那些年, 孩子吞掉的 “奇葩” 异物
2023-02-20 10:32:50   来源:长沙晚报

  弹簧、螺钉、口哨、花生米、南瓜子、竹签、发夹、拉链……这200多件看似毫无关联的小物件,它们都曾去错了地方,惊心动魄地卡在了儿童的气管或食道。如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三住院楼12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科普室,这些曾经的“凶手”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成为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中的一员,讲述着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故事,肩负起警示和科普的重任。

  我国每年因为误吞异物或异物卡喉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3000名。2003年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已经收治呼吸道异物患儿上万例。200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举办气管食管异物展,将孩子体内取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异物进行展示。十多年里,气管食管异物展已经在医院、学校等地举办了50场次,展品从最初的50多件扩展到现在的200多件。

010.jpg

网络图片

  实地探访异物展

  近日,记者探访湖南省儿童医院气管食管异物展,看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的物品被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精心保存,密封在一个个透明的小盒子里,保存时间最长的已有13年。一旦有“任务”,它们便随医护人员走进学校、科技馆、社区……展览结束后又安静地回到医院的这个角落。

  一字排开的小盒子里千奇百怪,无所不有,说是个杂货铺毫不夸张。在这里,花生、瓜子显得极为普通,螺丝钉、金属环、狗尾巴草、鱼钩、发夹、拉链……让人匪夷所思又触目惊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盒子中的一些食物(瓜子、豆子)和植物(苍耳)开始脱水干瘪,弹簧、螺钉也失去了金属光泽、生锈发黑。医生笑称,这么多年来,他们取出的各种异物摆到一起就是一个“衣食住行用品展”。

  取出的异物来自天南地北,每个小盒子上都详细标记了患者的籍贯、年龄、取出物名称和取出部位。吞下这些异物的患儿,年龄最小的是出生仅几个月的宝宝,最大的是12岁儿童。

  通过这些信息,记者“脑补”出许多画面:一节已经变色的鸡骨头,曾卡在5个月大孩子的气管里,这正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年龄;椭圆的磁铁球,是一名5岁小朋友的心爱玩具,孩子好奇地放入嘴里,却滑进气管让人措手不及;一颗换下来的牙齿,标志着孩子的成长,却被11岁的小女孩呛进了气管……

  医生取异物很多时候是跪着完成

  一个透明盒子里,几块散碎的软骨被风干缩小了不少,它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2019年1月22日6时20分许,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敬云龙双膝跪地近14分钟,从一名1岁5个月大的孩子食道取出了数十块散碎的软骨。当时,孩子生命垂危,敬云龙为了尽可能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操作,他来不及多想迅速跪地,倚着手术床沿,利用食道镜和手术钳,将卡在孩子食管深处的软骨逐一取出。

  “有同事拍下了医生‘跪地’取异物的照片,在网上被许多人称赞为‘最美姿势’。”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张梦萍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因为手术床高度问题,跪在床旁探查的视野最好,所以手术室经常能看见跪着手术的场景。

  随后,张梦萍拿起一个小盒子,里面一枚长约1.5厘米、宽5毫米的螺丝钉被铁锈包裹。这枚普通的螺丝钉一点也不普通,直到被取出前,它卡在5岁孩子星星(化名)的气管里长达3年。“3年时间!”张梦萍对记者说,不仅家长不敢相信,接诊的医生都惊诧不已。

  星星妈妈第一次带孩子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是为了寻求肺结核的治疗方法。3年间,星星的咳嗽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咳血。在老家,星星被初步诊断为肺结核,但治疗后未见好转。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医生猜测咳血另有原因,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现了这枚螺丝钉,此时异物已经划破了气管黏膜,若再晚一点取出,后果不堪设想。

  见证者说 挽救生命不仅在手术台上

  2003年至今,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呼吸道异物患儿超过万例。医护人员对此进行了统计,总结了儿童最容易吞入的异物:花生、瓜子、豆类及带壳食物约占2/3。其中,花生米高居首位,占40%以上;排在第二的是瓜子;第三是豆类。学龄儿童所卡气管异物以圆珠笔帽、口哨多见。

  除空气以外,气管、支气管里容不下半点异物。异物进入口腔,一般会分三种情况:进入气道、进入食道、进入胃肠道。其中,异物卡在主气管内最惊险。

  “许多送到医院的孩子,气道并没有完全堵塞,给医护人员留下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但如果气道完全被阻塞,在黄金几分钟内,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张梦萍说,她曾在网上看到一个令人揪心的视频:一名6岁男童吃花生不慎呛到窒息,看到孩子无法呼吸,母亲将儿子头朝下、脚倒挂在她身上甩来甩去,然而遗憾的是,经过46秒与死神的搏斗后,男童停止了呼吸。张梦萍说,如果家长掌握了科学急救方法,可能是不同的结局。

  生死就在一瞬,挽救更多生命不仅在手术台上。“其实,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的,我们想到了用‘眼见为实’的方法给家长敲警钟。”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曹霞告诉记者,该院的气管食管异物展为全国首创,从2009年开办至今已举办了近50场次展览。最开始的异物展,只有50多件展品,展览地点也只局限于医院的门诊大厅。后来,异物展走出医院,走进学校、科技馆、社区……

  “每次看到孩子和家长们观展时张大的嘴巴和惊讶的眼神,我们都希望这些震撼来得更强烈一些,让异物伤害不再发生。”曹霞说。

  科普要让人看见才有价值

  在气管食管异物展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急救方法的普及和示范。每次参观者被“震撼”后,医护人员便趁热打铁向孩子和家长们现场讲解异物伤害的防治和急救方法,手把手教大家自救或救助他人。

  “在异物展上,我们经常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家长,节假日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时间段,这与家长的看护不到位及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年龄有关,家长一旦疏于对孩子的看护,危险便随之而来。”张梦萍还提醒,“有的孩子喜欢把玩具放嘴里,还有的孩子喜欢咬笔头。”这些不良习惯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所以家里的小物件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果发现孩子已经把东西放进了嘴里,切记不要大声斥责,导致孩子惊恐之下误呛气管,突发卡喉。

  “近年来,省儿童医院接诊的异物卡喉患儿逐年减少。”曹霞分析,“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随着宣教力度的加大、健康知识的普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增强,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得到大大改善;第二是通过医院开展呼吸道异物紧急救治培训班及接受其他医院医务人员进修,基层医院急救技术得到提高;第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前取异物采用的是硬质气管镜,只能通过肉眼直视进行操作,视野不够清晰,如今可以使用潜望镜进行手术,操作难度更小,基层医院不需要将异物患儿送到省城医院。”

  “今后,气管异物展不仅要继续深入基层,还要走到线上。”曹霞表示,科普要让人看见才有价值,许多群众喜爱短视频精炼、生动的传播形式,医院计划拍摄异物的故事,用短视频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传播,让更多人引起警觉、学会防范。(据《长沙晚报》)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赵虎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