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极高树木频频被发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考察团队在西藏察隅县发现了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其中最高的一棵高度达83.2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纪录。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与资源管理”专题的发现。此前,北京大学考察团队还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最高树”背后的生物学知识。
这棵不丹松高达76.8米。(北京大学郭庆华供图)
最高树都长在自然深处
此前发现的中国最高树,是位于中国台湾的一棵高达81米至82米的秃杉。2021年10月,由“野性中国”团队测量到的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保护区内一棵高达72米的秃杉,是此前中国大陆境内测量到的最高树。
放眼世界范围,最高树的高度就更高了。现在经常被提及的世界最高树,是北美红杉,是一种普遍高度达百米的大乔木。2006年,在美国红木林国家公园发现了一棵高达116米的北美红杉,被命名为“亥伯龙神”。亥伯龙神是希腊神话中的十二提坦神之一,本意为“穿越高空者”。
2014年,英国地理学家对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丹浓谷保护区进行飞行测绘,发现了一棵参天大树,命名为“Menara”,在马来西亚语中的含义是“塔”,是一棵黄娑罗双树。2019年,精确测量确认高度为100.8米,可能是目前亚洲最高的树。
世界上最高的树主要分布在美国、马来西亚、巴西的亚马逊森林等地,树高都超过100米。
长得高是生存竞争需要
黄娑罗双树“塔”的研究团队发现,“塔”的重量除去树根,高达81.5吨,与13头非洲草原象的重量相当。而且,这种树即便长到255米,仍然可以支撑自身的重量。因此,“塔”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被自身重量压垮。而且,在沙巴州还有其他同样的高树,如高达89.5米和97米的黄娑罗双树,当地超过90米的树有50棵。
当地的树之所以长这么高,首先是生存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一方面是为了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另一方面也是要利用刮过树顶的风来传播它们的种子,以便其后代能进一步繁衍。
“树王”的碳储存量惊人
树长得高意味着竞争力强,而且如果一片森林中有较多的高大的树和“树王”,就证明这个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丰富。
亚马逊雨林高大树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亚马逊雨林和其他热带林储存了900亿至1400亿吨碳素,有助于稳定世界气候。高大树木的巨大身形可以累积巨量的生物质和碳储存量。1棵大树的碳储存量就有1公顷森林之多(约160吨)。
巴西国家研究机构亚马逊研究所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达70米以上的树向大气中每天散发的水量更是数十倍于10米以下的小树。此外,亚马逊雨林提供了流入世界大洋的淡水的1/5。
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相当多的研究表明,树木生长越高的森林越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原因在于,树高制约着树木冠顶到地面整个垂直梯度的小气候变化,而这种小气候变化可以使树附生苔藓植物找到适应自身生存的不同区域,使得物种更为多样化。
以墨脱为例,在西藏墨脱县发现高76.8米不丹松的山地雨林中,还存在着中国最密集的70米+巨树群落,这说明,高大的树和其他树种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墨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墨脱县所属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全长504.6公里,落差7000多米,这一区域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这里孕育了从热带到寒带几乎所有的陆生植被类型,分布着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中65%的物种。
这些丰富的植物和高大的杉树吸引了众多的动物,也成为许多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如云豹、雪豹和赤斑羚,这里还是中国唯一确认的孟加拉虎栖息地。得益于森林的生物资源,墨脱县和雅鲁藏布大峡谷也发现了更多的新物种。比如,墨脱臭蛙、白颊猕猴、周氏角蟾和叶氏角蟾等。在最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墨脱有记录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达近30种。
延伸阅读
最高树的“身高”是怎么测出来的
测量树木的身高,其实方法既有现代科技也有原始手段。2021年10月,“野性中国”团队测量云南高黎贡山保护区内72米的秃杉,就用的“爬树”方法。此次对83.2米黄果冷杉和76.8米不丹松身高的测量,则是采用了背包激光雷达和无人机的方法。激光雷达方法就是利用激光测定两点之间的距离;无人机方法则是使用无人机飞到树冠顶端平齐的地方,放下吊绳,再测量吊绳的长度。(据《北京日报》)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