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广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区发布停课通知,均明确中小学转为线上教学,但幼儿园是否采用线上教学,各地政策指向并不一致。近期,河北邯郸市要求“停课不停学、居家不停教”,“市直中小学、幼儿园闻令而动,全市教育教学活动从线下到线上平稳转换”。安徽六安市裕安区下发“幼儿园线上教学工作方案”,要求“立即开展线上教学”。
疫情停课期间,幼儿园是否适合线上教学?家长有何担忧?幼儿园线上课程教什么,效果如何?当中小学线上教学成为常态,是否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幼儿园线上教学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家长“手忙脚乱”孩子“根本坐不住”
艾红是青岛的一位家长。孩子3岁多,上小班。停课期间,艾红被拉进了一个新建的家长群,群里只有5个孩子的家长和老师。课程是双语课,教英语歌曲或者练习英语对话,每节课约20分钟。“孩子根本坐不住。”艾红描述,“在老师教唱歌曲的时候,一不留神,孩子就跑了。有的时候,屏幕里根本找不到孩子,看到的都是家长的脸,或者传来孩子的尖叫声,只有老师在那儿尴尬地笑。”可能因为“教学效果不佳”,课程持续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后来,艾红不再让孩子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任何线上教学活动。
2020年2月11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对小学低年级学习网课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但两年过去了,幼儿园开展线上教学却随处可见。同样是线上教学,幼儿园与中小学的实施效果有何区别?
江苏常州某幼儿园教师徐嘉分析,中小学能够实施线上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线上课堂和中小学实际课堂具有相似性,且学生的心智较成熟,可以在没有成人现场督促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幼儿园的课程以游戏为主,老师在屏幕的另一头,无法完成对孩子的游戏支持。“幼儿园开展线上课程,不能替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日常教育。”徐嘉说。
从幼儿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看,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思维活跃,无法做到自律约束。徐嘉说:“从这点看,线上教学意义不大。”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线上教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老师录制视频,推送至家长群,家长自愿选择是否观看学习。另一类是实时互动教学,在约定的时间内让家长、孩子和老师坐在屏幕前,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常州的一所幼儿园小班线上课程表里,包含“我爱阅读”“我的手儿巧”“让小家更干净”等互动课程。同时要求,每晚7点至7点20分,进行视频连线。
“线上教学时,孩子待在相对较熟悉、放松的家庭环境里,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加上幼儿眼睛正处于发育中,不宜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线上教育的弊端很快就会体现出来。”徐嘉补充道。
家长担忧幼儿视力状况眼卫生专家不赞成线上教学
接到线上学习的电话通知后,武汉幼儿家长王倩倩问了一圈儿家长,很快和他们达成一致:拒绝上网课。“主要考虑到孩子的视力问题,盯着屏幕上网课,对眼睛伤害大。”她说。
家长们反对线上教学的原因不容忽视,即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即便是疫情停课期间,他们也不敢“放下防备”。
在接诊过程中,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发现,学龄前儿童中近视患者越来越多,“这并不是遗传基因造成的,而是因为长期使用平板、电脑,缺乏充足的户外活动导致的”。
从保护视力的角度出发,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用眼时长有明确标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明确,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接触视屏类电子产品,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等单位制定的《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显示,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一旦幼儿园转向线上教学,这些时长要求就很难控制。更何况,家长在使用何种屏幕工具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何鲜桂表示,家长通常把网课理所应当地理解为用电脑和平板上课,但很少有人选择将课程投屏到电视机、投影仪上。使用电视机和投影仪属于中距离用眼,使用电脑、平板是近距离用眼。
“中距离和近距离用眼负荷完全不同。”何鲜桂解释,学龄前儿童是眼发育关键期,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出生时带来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该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如果远视储备过快消耗,就会过早成为近视眼。”何鲜桂解释道,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
2020年8月,教育部对9个省份14532名学生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学生近视率整体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增加了15.2%。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由于学业压力、用眼需要增加等原因,远视储备会进入快速消耗的阶段。”因此,何鲜桂明确反对幼儿园线上教学,“若想不发生或者晚点发生近视,就必须保证至少在进入小学阶段前即学前阶段,还有足够的远视储备。”
“对于正处于隔离居家状态的幼儿,最关键的问题是接触不到阳光。”何鲜桂建议,让孩子在自家阳台、窗边或庭院,尽可能接触阳光,定期眺望窗外6米远处,同时,开发一些适宜在室内开展的运动游戏,也是有益的护眼方法。
灵活安排居家联动引导家长高质量陪伴
“疫情严重,为了孩子健康着想,我愿意接受成体系的网课。”湖南湘潭的家长陈果,并不反对幼儿园线上教学。
“网课也不是天天要上。”陈果介绍,周一有一次半小时的线上互动,算是集体教育活动。周二到周五,老师每天推送一个小视频,视频内容包括语言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在陈果看来:“居家期间,让孩子保持学习和探索的状态是最终目的。”
“通过安排线上教学,让孩子保持和幼儿园基本一致的作息,不至于长期脱离集体,处于一个完全放任的状态,对孩子成长有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蔡迎旗表示。
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霖芳也建议,“幼儿园可以定期发布一些有关亲子活动及科学育儿指导方面的资料,引导家长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疫情期间,针对各地对幼儿园线上教学的政策存在差异的情况,教育部门是否应该出台统一的、更为明确的规范措施?
“停课期间,家园共育还是应该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原则。一园一班一案,选择适当的模式,灵活安排居家期间的家园联动,提倡通过资源推送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安排孩子居家游戏和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洪秀敏建议。(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据《光明日报》)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