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消毒
当我们不小心受伤的时候,总要涂一些酒精或者碘伏来杀菌消毒,防止感染。这是因为酒精能够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吸收细菌菌体内的水分,使其脱水凝固。我们消毒用的酒精浓度是75%,那么是不是越浓的酒精消毒效果越好呢?并不是如此,更浓的酒精非但不能带来更好的消毒效果,还会降低杀菌威力。别忘了,细菌表面还有蛋白质,如果脱水过于迅速,就会在菌体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蛋白质外壳,阻止后续酒精的渗入,降低杀菌效率。
酒精也不是万能的,因为酒精无法杀灭细菌产生的芽孢和一些特定的病毒。芽孢就是细菌产生的较耐冷耐热抗不利环境的一种“种子”,在合适的温度下,芽孢会重新复苏变成活跃的细菌成体。因此,酒精擦拭只能消毒,不能灭菌。
碘伏消毒
碘伏类的有效成分是络合碘,碘可以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导致氨基酸和酶产生变性,达到杀菌的目的。碘伏因刺激性小,杀菌效率高,是“明星”级的消毒用品。但如果是用碘酒(也叫碘酊)消毒的话,千万记得用酒精擦拭脱碘。因为碘酒当中含有的碘单质,长期留在皮肤表面会伤害皮肤。
高温低温让病毒无处藏身
一切消毒的目的都是杀灭潜在的病原体,除了化学药剂,其他各种常规手段也可以杀灭它们。高温灭菌可谓是陪伴人类最久的灭菌方式。简单来说一切把食物弄熟的过程就是一个高温灭菌的过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煮开水。
低温照样可以杀灭病原体,这样的消毒方法被用在了牛奶的处理上。鲜牛奶因为含有大量微生物很难保存,使用70摄氏度短暂加热几十秒,而后迅速降温4至5摄氏度,这样牛奶就可以延长保存时间,这样的处理方法也被称为巴氏灭菌法。
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
紫外线的波长很短,我们几乎是看不到的,250至260纳米波长的紫外线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所以这样的灭菌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大型厂房、固定设备的消毒作业中。有时候我们会见到学校食堂房顶上吊着一盏蓝色的灯,那就是紫外线消毒灯。看到它开启一定要躲开,不能直视或者暴露在紫外线下,否则会灼伤皮肤,有损视力,严重时还会造成失明以及皮肤癌。(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宁夏新闻网(www.nxnews.net)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 Copyright 2000-2012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